沈棠手指点着桌案,冷冷道:“倘若今日谈的话传出去这堵墙,诸君该知道如何。”
她不管自己说了什么。
但她这些话传出去就是嘴碎者不对。
群臣纷纷拱手打包票。
他们就算大晚上睡觉也不敢说梦话将内容泄露出去。一个个嘴上说得比唱得好听,心里怎么想,就只有天知地知他们以及顾池知了。
沈棠下一句打上地图炮后的补丁。
她给中部大陆挽尊:“择中而立,非无其善,然中部局势混乱,贼寇蜂起,战祸频繁。若要在此定都,无异于树旗以召贼子,王都岂能安定?昔年盟军贼子于各地坚壁清野,致使田畴荒芜,生民凋敝,饿殍盈路。今若定都于此,怕适得其反,非明智之举。”
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地方治安太差了,经济也被中部盟军自己搞崩溃了,难民外逃导致人口大量流失。在这里定都的建造成本太大,沈棠想了想国库的赤字账单表示不太行啊。
不选中部大陆不单纯是她不喜欢。
这些挽尊的话就是遮羞布。
在场明眼人谁不知道遮羞布后面是什么?
跟着,第二人出列,道:“若要定都,当择一处依托险峻山脉为屏障,控扼要冲。”
拥有这样天然优势的地方不多。
只要主上再问一句,他就能顺理成章推销自己的祖籍老家。万万没想到,这群磨合不太好的同僚最擅长的就是拆台。钱邕道:“笑死,听说过关上大门防外敌,没听说过待在自己家还要到处装大门的。你依托山脉当屏障,准备防谁?防花厅的人攻打后院卧室?”
山脉以内是自家的。
山脉以外也是自家的。
定都再考虑地势有什么用?
退一万步说——
钱邕笑呵呵道:“诸君真要防范于未然,区区一道山脉,现捏一个就行,何必大海捞针找这么一个地方再搬过去定都?这不费钱?”
众人:“……”
确实哦,山脉可以现捏的。
康国现在也有不少实力超群的武将,让他们搬山倒海,建造一道地形屏障并非难事。
钱邕这话也将第三人想说的话堵住了。
第三人是提议定都地点要重视水源供给。
也就是水系发达的地方。
按照凤雒城的常住人口推算,未来的新都城规模只大不小,常住人口破百万不难。百万人口的用水压力可想而知有多大,定都自然要定一个水源丰沛,水系四通八达的地方。
嗯,可以考虑一下他老家西南大陆。
几个西南籍贯同僚都准备互相声援了。
钱邕这话让他无从开口。
暗暗给崔止使眼色,崔止仍是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,也不知道在走神想什么鬼东西。
水源丰沛的,可不止是西南。
东南这边也不是不行。
曲国这些年建设不如西北康国,但本土也多年未有战火了,民生水平在旧主翟乐治理下恢复尚可。若要定都,择定在曲国旧地就行。建造成本低,人口多,水源丰富,交通也算便利,既没有中部大陆家世本位的糟粕,也没有西南还未消灭的邪教残余,非常适合。
为什么没人提东北?
自然是因为在场就没有东北籍贯的,他们也不能将都城定在还未打下来的别人家吧。
_(:3」∠)_
一直沉默的崔止默默甩出一个数据。
东南大陆这两年五六七月被飓风光顾的次数,每次飓风作祟,泄洪压力一大,地势略低一些就成了一片汪洋。翟乐也有勤勤恳恳治水啊,奈何收效甚微,老天爷不给他面子。
要是定都曲国境内——
呵呵,王都十年要被淹个七八回。
若要定都,还是要考虑地势偏高地区,泄洪淹不到,飓风打不到的。崔止没有开口推荐自个儿的老家,自然是因为西南大陆不仅有飓风,一到夏季还闷热,还有巴掌大蟑螂。
说起蟑螂,貌似主上还被蟑螂正面吓过。
她说着群臣自由提议,实际上就没考虑过西南东南两个地区,实在是地理不占优势。
不一会儿,又有臣子提议考虑人口分布。
哪里人多就在哪里定都。
若定都人口少的地方还需从别处迁人,劳民伤财,迁徙路上容易造成黎庶大量折损。
“论人口,凤雒人口该是榜首。”
群臣:“……”
凤雒哪里只是人口第一啊,经济也是当世第一,交通四通八达,治安良好,附近水系也被主上梳理了又梳理,多年不曾发生水患。那可是主上白手起家,经营打扮的老家啊。
这个王都是非迁不可吗?
沈棠也想问,这个家是非搬不可吗?
讨论结果还是要搬。
凤雒能辐射地区有限,至少东南跟东北两地不行,中间又隔着一个没有彻底臣服的二五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