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8章(1 / 2)

这麦面泡一泡再煮,竟然这么香!

谢韵仪:阿染妹妹蕙质兰心,有巧思。

林染:娘等两天再去找村长吧。阿清的户籍要快些办,我这两天上山看能不能抓只山鸡或兔子,娘拿过去,多少也是件礼。

村里新生儿户籍是一年一报,成亲改户籍可以和新生儿一起报,也能单独找里正报。

里正手里积的事多了,就去趟县里,报给县令。

麦收将近,不管是汇报收成,还是打探朝廷会不会减税的消息,里正都会在一个月内去趟县里。

村长收了礼,才会尽快特意跑一趟。

林秀菊:不成,山上还是太危险了,等粮食下来,再去找村长。

阿染每次上山,她心里都提心吊胆的。前几天阿染满脸通红的回来,没多久就起了高热,现在想起来还心慌。

林染:上次是我太逞强了,现在不用再提水,不会有事。

林秀菊还是不同意:你身子才好,先在家好好养养。

阿妈,我是真大好了。只去山脚转悠一圈,看看之前设的陷阱里有没有猎物。

咱家麦子也只是比村里其她人家强上一些,减产是一定的。若是官府不给减税,或是只减一成两成,咱家冬日里可就没粮了。

割麦打麦都辛苦,总得有点油水补补,若是运气好,能得只兔子山鸡

林染瞟一眼边上看戏的谢韵仪,叹口气,阿妈阿娘若是不放心,叫阿清跟着一起去好了。

谢韵仪:

昨晚几步路还抱人家过去,今日就叫人家上山!

阿染妹妹好狠的心

林春兰迟疑的看向谢韵仪:阿清病也才好,这身板?

谢韵仪忙道:阿娘放心,阿清只是这些日子吃不饱饭才瘦。吃了阿娘换回来的良药,力气正慢慢涨回来呢。只是陪阿染走一趟,不碍事。

山里有水,她得想法子叫林染带她上去洗头。

顶着一头脏兮兮的头发,难受得像是一千只蚂蚁在咬她。

家里就要揭不开锅,林春兰和林秀菊对视一眼,再次嘱咐林染:别往深了去,不舒服赶紧回来。

俩孩子的脸色都不错,看着也精神,一点不像大病初愈的样子。她俩只当是病来得急,用了好药,去得也快。

吃完饭,林春兰和林秀菊去地里。

林染问谢韵仪:你之前怎么洁牙的?

那口整齐的小白牙,一看就是从小养护得很好。

谢韵仪没想到林染会细心到这种地步,她好久没洁牙了。这些日子怎么漱口,嘴里都似乎一股味儿。

她想了想:有刷子和牙粉。马鬓毛做的刷子,牙粉是府医配的,几种药材磨粉,和盐混合制成的。

谢韵仪没说配方,不说这种小县城有没有,反正林家眼下是配不起。

林染递过来一小节柳枝,像我这样咬碎,凑合着刷刷。

浸泡了的柳树枝,咬下一圈皮来,里面的纤维就是天然的刷子。

谢韵仪接过,眸中露出惊喜:谢谢阿染妹妹。

林染:晚上你跟我阿娘阿妈说,病成口入,这样早晚洁牙,能少病痛。

谢韵仪一边咬着柳枝,一边点头。心中了然,林染这就开始用起她来了。

果然不仅仅只是藏着好东西,自身也有大际遇,懂得多,也格外聪慧。

从柳树村到后面的凌云山,要走两刻钟。

林染背着背篓,肩上扛着根小臂粗细的棍子,带着谢韵仪穿过坑坑洼洼的泥土路。

原本该是草木葳蕤,繁花绿毯的田野风光,只剩下无精打采的黄灰色。

黄色的枯草和麦田,灰色则是裸露在外的干涸田地。庄稼枯死的地里,一道道裂痕像蛛网一样细细密密。

有不甘放弃的村人在地里忙碌,也有早已不再挣扎的人家,任鸟雀啄食干瘪的麦粒。

你去山里打水来浇麦田,村里其她人家为什么不跟着一起?谢韵仪早就想问了。

侯府继承人从会说话时,就开始进学。诗书骑射礼仪要学,农桑经济也要懂。

谢韵仪不是不懂农事的纨绔,地里的出息是农人活命的根本,不到绝望的时候,农人绝不会放弃庄稼。

林染:刚开始也有人一起,但山上没有路,又远又陡。若是摔了,就算人没事水也剩不下。小心翼翼的护着下来,一桶水提到地里,只剩小半。

有桶的也没几家,陶罐没法从山上安全的抱下来。来回两趟后,就只剩我一个了。我力气大,经得住这种辛劳。

阿染妹妹似乎对凌云山很熟?谢韵仪夸赞的看过去,本事也了得。

年少轻狂时不知山中危险,时常偷偷往山里跑。跑得多了,慢慢就熟悉了。后来自己琢磨出了点抓山鸡兔子的法子,跑得就更勤了。

林染回忆着原身的经历,感叹,也是运气好,山里豺狼虎豹,毒蛇毒虫都能要人命,我一次都没遇到过。

谢韵仪放慢了脚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